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合肥9月9日电 (陶伟)“我们要成为农业人的‘全方位守护者’。”9月8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国资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会上,国元保险蚌埠中心支公司农业保险部经理花苗作为一名国企基层员工,道出身为农险人的使命感。
2008年加入国元保险,从出单员成长为农业保险部经理,17年间,花苗见证了安徽政策性农业保险从启动试点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发布会上,花苗讲述一张农业保险单肩负的责任。许梦宇摄
“以前,农业保险更像是一份‘受灾承诺书’,我的工作就是追着灾害跑。”花苗回忆起2022年6月夏粮收获前夕的一件往事。
那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暴雨袭击了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导致种粮大户陈大哥即将丰收的500多亩小麦成片倒伏。为帮助陈大哥最大程度挽回损失,国元保险最快时间将17.8万元赔款打到陈大哥的账户。
“看到赔款到账,陈大哥激动地打来电话说‘有了这笔钱,就能买种子化肥,抢种下一季玉米的工钱也有了’。”花苗回忆道。
“但赔得快、赔得准,只是‘事后补偿’,我们还要成为农业人的‘全方位守护者’。”花苗介绍,国元保险不断推动农业保险保单不断“进化”:不仅是一份灾后补偿,更是富民产业发展的有力后盾。
花苗又说起了一件亲身经历。
2024年10月,一场突发疫病让蚌埠市沫河口镇石王村王大哥养殖的小龙虾批量死亡,经济损失达几十万元。“我们启用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仅用48小时就完成了740亩塘口查勘。”最终,30万元的理赔又让养殖场活了过来。
同时,为破解水产养殖“轻资产、无抵押”的融资难题,他们联合多家银行建立“保单挂钩增信”机制,帮助王大哥用农险保单获得150万元贷款,用于全面升级改造虾塘。“现在,王大哥的养殖基地已扩大至929亩,实现亩产600斤、年产值1340万元。”
“从一株麦苗到一只小龙虾,国元人的守护体现在每一张保单、每一笔赔款、每一次服务中。”花苗表示,他们将把这份守护一直坚持下去,以高质量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
会上,安徽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省国资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据介绍,2024年,安徽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11.6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万亿元、利润总额12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5.7%和0.8%,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今年7月末,安徽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进一步提升至12.5万亿元;1—7月实现营业总收入9196.8亿元、利润总额595.3亿元。
在经济发展、科技、生态、民生等领域,安徽省属国资国企“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凸显。
杨帆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